湖北浠水县最近出现了一部使用香港书号出版的新书,叫做《大别山浠水风物传奇》。在这部文集里,有70篇文章大段大段与此前公开出版的他人作品一模一样,署名作者是近50名县领导及局和乡镇领导。但是,署名的有关领导声称自己并不知情。该书因违背了有关规定而被认为是非法出版物,并被没收。 按照常理来推断,近50名领导一齐出面要求编者署上自己的名字,似乎有些过于巧合,我想领导们也不至于全都这么在乎文名,那些确实不知情的人无端端“被动”侵了人家的权。编者在署名时,其中肯定有出于逢迎某些领导干部的动机,就像被侵权的作者所怀疑的那样,该书编者是“以文媚官”。但笔者觉得,相对于“财贿赂”和“性贿赂”等贿赂种类,这种“以文媚官”称之为“文贿赂”更为贴切。 对领导干部进行文贿赂的编者虽然是陷领导于剽窃,属于典型的马屁拍到马腿上,但从他贿赂的创意上来看,却不失为高明之举。某些领导干部往往自认为无所不能:开会讲话是演讲家,挥毫题词是书法家,即兴赋诗羞煞诗人,撰写文章便理所当然是作家。既然是“全才”,总得有出头露脸的机会。于是,在这部地方传奇故事的集子里,就应该出现这些领导的大名,以示他们对于当地文化发掘与整理的功劳。也许领导干部们未必会对此授意什么,但作为下属,是应该擅长猜中领导心思的,这样领导才会对你另眼相看。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”,正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喜欢这一口,才会出现如此奴颜婢膝的文贿赂者。 由于文贿赂的成本不高,而效果并不比其他贿赂差,隐蔽性又强,所以可说是一种新的贿赂种类。但是,无论是怎样的贿赂,其企图都是为了换取一己之私利。因此,对于这种令人作呕的文贿赂,我们不能仅仅一笑了之,而是要具体看看文贿赂者有没有得到回报,要更深地挖挖其中的底细和牵连。
|